2025年超级陶粲装置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王颖颖发布时间:2025-07-08浏览次数:10


72日至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粒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共同主办的2025年超级陶粲装置研讨会在湖南省湘潭市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上海高等研究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2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蒋丽忠,湖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瑰曙,湖南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邓先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院士代表STCF项目组向湖南省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及会议承担单位的出色组织工作表示感谢,并向与会人员介绍STCF项目从提出到推动的过程,重点分享了STCF国际顾问委员会关于项目重大科学价值、阶段研究成果和实施路径方案等工作的最新评估结论,阐述了STCF在粒子物理研究领域的巨大科学发现潜力及其重要意义,最后也期许更多专家学者积极参与STCF相关研究,携手为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彭海平教授代表STCF项目组报告STCF项目总体工作进展,全面介绍了项目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国内国际专家评审意见、国际合作交流情况、拟选场址地质条件及微振动初步测试结果、立项申报筹备工作进展等方面的成果,并就相关技术细节与参会专家深入交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周小蓉教授、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罗箐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刘倩教授和山东大学物理学院黄性涛教授,分别从STCF的物理、加速器、探测器、软件等四个维度,详细报告了STCF项目一年来主要研究进展,并就STCF关键技术攻关细节进行了重点分享。


本次研讨会为期3天,高能物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STCFBESIIISHINEHALFEicCBelle IILHCbLHC等国内外大科学装置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方案,报告最新科研进展和创新成果,在前沿物理探索和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形成广泛学术共识,有效促进跨学科、跨装置的协同创新和合作发展,为推进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国际合作奠定基础。



作为变革性的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STCF20256月国际顾问委员会(IAC)评审中获得高度肯定。IAC成员一致认为,STCF将成为一个独特的、具备丰富且令人瞩目的物理研究内容的设施,能够在众多重要领域取得世界领先的高精度研究成果,具备显著的科学发现潜力,也将与当前已运行及规划于2030年至2040年代将建造的其他设施形成理想互补,引发国际粒子物理界的高度关注。该项目的主要挑战在于加速器——其预期亮度将比相同能区以往实现的水平高出两个数量级。IAC欣然注意到,自202410月上次评审以来,STCF在物理研究、探测器及加速器研发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包括:(1)已完成加速器概念设计报告(CDR)并在IAC会议前完成评审;(2)随着更多中国科研机构及国际合作单位(尤其是日本和俄罗斯)的加入,加速器与探测器研发工作进展显著;(3STCF主要人员也参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探测器与实验项目,这有利于STCF的建设与科学目标的实现;(4)项目已选定合肥未来大科学城作为建造场地很合适;(5)明年将全面完成加速器、物理与探测器技术设计报告(TDR)等重要文件。IAC持续认同该项目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对STCF团队过去一年取得的出色进展表示祝贺。尽管仍有重大挑战有待攻克,但IAC特别认为STCF能够在既定时间内实现设计目标和建造任务,为国际粒子物理界提供一台宽能区、有能力产出世界领先物理成果的先进设施,为解答一系列极其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