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合作的“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研制项目顺利结题。
“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委托,依托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研制。该项目由安琪教授负责,与2011年1月正式立项。实验室研制组基于本实验室国家发明专利——“基于FPGA的时间数字转换器及其转换方法”的原理,经过反复技术论证和攻关,设计成功了基于单片高集成FPGA芯片的64通道精密时间间隔测量系统,并于11月30日~12月1日,由流体物理研究所的李剑、张登洪工程师,会同重点实验室刘树彬教授及相关研究生进行了全面的验收测试,结果表明,时间间隔测量系统实现了单通道好于0.6ns的时间测量精度,动态测量范围达1.4s,系统所有指标全部达到并超过研制合同的设计要求。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近日出具的“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系统验收报告”中对该项目顺利结题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多通道时间间隔测量系统”,完全满足流体物理所提出的性能需求,可交付安装使用。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近代物理系
201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