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承担的首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探测器升级”项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召开了项目启动会。科技部高技术中心莫宏山副处长、中国科大科研部王峰副处长和基础类重大任务主管闵石头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出席。会议由项目负责人赵政国院士主持。
科技部莫宏山处长首先致辞,祝贺项目正式启动,并对项目的执行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建议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指导专家组;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交流;建立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实行项目年度报告制度等,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中国科大科研部王峰处长受朱长飞校长的委托,祝贺本项目作为首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正式启动,希望通过项目启动会的召开,在课题之间建立起沟通;使项目指导专家组熟悉项目内容,为项目的顺利执行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预祝项目圆满成功。
会议期间,成立了项目指导专家组,并为专家组成员颁发了聘书。专家组由9名成员组成:赵政国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琪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科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咨宗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正教授(湘潭大学)、周冰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刘铁辉研究员(美国费米实验室)、叶沿林教授(北京大学)。
会上,赵政国院士首先做了《LHC实验探测器升级简介》的总体报告。各个子课题分别报告介绍了各自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考核指标、人才队伍、年度计划等具体情况。专家组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各项目组成员的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探测器升级”是首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项目,由赵政国院士负责,总经费4500万元,共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和研究所参加,总参加人数68人。该项目针对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二期高亮度升级的主要任务,开展探测器和电子学的相关研究工作。项目下设:ATLAS实验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升级、ATLAS实验μ子探测器升级、CMS端盖μ子探测器升级、CMS量能器和一级触发升级等4个研究课题,预期完成合作协议规定的μ子探测器、径迹探测器、量能器和一级触发及相关电子学的预研究,确定方案并启动建造和部分完成批量生产。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我国不仅承担作为实验参加者,物理成果分享者必须贡献和完成的探测器升级工作,而且通过参与与合作,可以在新一代粒子探测技术与方法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水平和竞争能力的专家,建立起相关实验室和测试平台,同时部分突破对我国的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