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历:博士
 
职 称:教授
 
邮政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办公电话:0551-63600291
 
传真号码:0551-63601164
 
电子邮件:hanl@ustc.edu.cn
 
 
 
学历与工作简历
199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4-2000年,主要工作领域为粒子物理唯象理论研究,证明了下一代直线对撞机高能光子对撞在直接产生超对称粒子,探测top过程CP破坏效应、以及味道改变中性流等重要物理过程探测上具备e+e-电子对撞无法取代的优势。这些理论预言支持了建设直线光子对撞机的物理设想,成为TESLA光子对撞论证物理部分的合著撰稿人,共同起草"Photon Collider at TESLA"总结报告。这一报告为DESY研究所 TESLA直线对撞机设计报告所采纳,作为支持在下一代直线对撞机上实现光子对撞模式的物理论据;
2000-2004年,作为曼彻斯特大学Research Scientist,参加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Tevatron对撞机D0国际合作组高能强子实验物理研究,负责D0探测器设计适于高亮度质子对撞环境的Level1 Central Tracking Trigger (L1CTT) 触发系统Run2b升级方案。该触发系统为Tevatron加速器亮度升级后,D0物理分析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设计方案通过美国能源部DOE大科学工程Lehman Review鉴定,成为L1CTT触发系统的升级蓝本。被认为是对整个D0合作组的重大贡献,负责起草D0合作组向DOE提交"Run IIb Upgrade Technical Design Report"的Level 1 Tracking Trigger部分;
2004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组建唯象理论与实验物理结合的高能对撞机物理组。2004年12月,带领科大组作为独立成员单位加入D0合作组,组织开展L1CTT触发系统、高能高亮度强子对撞环境下轻子鉴别、电子能标与能量分辨率刻度实验研究,建设高能数据SAM Grid网格中国节点;领导D0强子对撞e共振态新物理寻找、标准模型电弱相互作用精确检验、Higgs粒子寻找等物理研究。2006年,参加科技部、基金委、科学院共同支持“ATLAS物理分析”高能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2007年起,任D0 Authorship Committee 七人委员会执委,负责审查国际合作组各单位成员作者资格。
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研究领域 
高能粒子物理实验
 
当前主要的研究课题
D0实验物理
ATLAS实验物理
 
学术与社会兼职
 D0 国际合作组 Authorship Committee 执委
 
 
代表性成果
 
1) Probe physics beyond the SM at gg collider.
Liang Han, Yi Jiang, Wen-Gan Ma,
Nucl. Instrum. Meth. A472(2001)233-238.
 
2)The Run IIb Trigger Upgrade for the DØ Experiment
D0 Run2b Trigger group (primary author)
IEEE Trans. on Nuclear Science, Vol. 51, No. 3, 340X
 
3)Probing R-parity Violating Interactions via ppbaràeμ+X Channel on Tevatron.
Yan-Bin Sun, Yi Jiang, Jin-Rui Huang, Liang Han, Ren-You Zhang, Wen-Gan Ma
Commun.Theor.Phys.44:107-116,2005, e-Print: hep-ph/0412205;
 
4) Search for Scalar Neutrino Superpartners in e + muon Final States in proton anti-proton Collisions at sqrt(s) = 1.96 TeV.
D0 Collaboration (primary author), Phys.Rev.Lett.100:241803,2008.
 
5)Measurement of the forward-backward charge asymmetry and extraction of sin2 Theta(W)(eff) in p anti-p→ Z/g*+X→e+e-+X events produced at sqrt(s) = 1.96 TeV.
D0 Collaboration (primary author), Phys.Rev.Lett.101:191801,2008.